5月24-25日,以“矢志創(chuàng)新發(fā)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5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第九屆科學嘉年華在廣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科技龍頭企業(yè)在內的超100家不同領域的科技、科普資源單位齊聚現場,展示科技成果、開展科技體驗互動。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在現場開展了地球科學標本實物展主題科普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地球科學的認知,增強保護地球的意識,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巖石、礦物和礦產是地球饋贈給人類最為寶貴的物質財富,更是我們解讀地球、探索未知的重要載體。廣州地化所活動現場精心布置了"小石頭●大學問——巖石礦物科普"主題展。地質標本種類豐富,設置巖石、礦晶、資源、化石4個板塊,有含鋰輝石偉晶巖、方鉛礦、菱錳礦、油頁巖、浮石、橄欖石、電氣石、冰洲石、藍寶石、水晶等;還有各種古生物化石,疊層石、三葉蟲、海百合、魚等。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向公眾展示了廣州地區(qū)花崗巖的形成演化過程和迄今中國最早人類活動遺跡等地球科學科普知識。這些精美的展品生動訴說著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它們在自然界形成的過程,記錄了億萬年來自然元素的聚合流變,展示著地質作用精妙絕倫的造化神奇。在展覽現場可以看到,晶瑩剔透的水晶、攝人心魄的瑪瑙、栩栩如生的魚類化石……各類形態(tài)迥異的地質標本吸引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駐足觀賞。
一塊塊形態(tài)各異的巖石,宛如一部部無言的史書,靜靜訴說著地球 46 億年的滄桑巨變。科普講解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公眾詳細講解各類展品的科學內涵,三葉蟲化石見證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的奇跡、鎢礦石標本展示了"工業(yè)牙齒"的冶煉過程、月壤研究呈現了我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距今8億年的一塊震旦紀疊層石,讓人們目睹了地球演化的神奇。公眾通過觀察和觸摸三大巖類標本,直觀了解了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的相互轉化關系;通過對比,認識不同礦物的硬度、解理等物理特征;利用地質放大鏡,學習如何鑒別常見礦物等。地質知識問答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踴躍參與,在趣味競賽中鞏固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和互動體驗,把抽象的地質概念變得生動具體、復雜的科學原理化為趣味游戲?;顒蛹ぐl(fā)了青少年探索地球奧秘的濃厚興趣,同時,也讓公眾在閃耀著璀璨光芒的礦晶背后清晰地意識到地球自然資源的有限與珍貴,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廣州科學嘉年華是廣州科技活動周的重點品牌活動,今年已是第九屆,并首次走進高中校園?!翱萍蓟顒又茏哌M校園,為學生提供了一次極好的學習和體驗科技的機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睆V州市第一中學教學副校長陳玉謹說。廣州地化所也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科普形式,開發(fā)更多適合青少年的科普活動,讓青少年在探索自然奧秘的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思維,為培養(yǎng)未來科技人才貢獻力量。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