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遼寧岫巖縣第二高級中學校園內涌動著濃厚的求知熱潮。"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 千場科普"科普進校園走進遼寧省岫巖縣第二高級中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趙太平研究員帶來《地球的饋贈:礦產資源與人類社會》的精彩講座。
趙太平研究員的《地球的饋贈:礦產資源與人類社會》講座,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地質史詩。他從地球46億年的演化歷程講起,通過精美的礦物標本圖片與動態(tài)模擬視頻,將復雜的成礦原理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故事。"從石器時代的燧石,到現(xiàn)代半導體芯片中的稀土元素,礦產資源始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他結合岫巖當地豐富的玉石資源,講述礦物開發(fā)與地域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引發(fā)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在講解資源保護時,趙太平展示了全球礦產資源分布地圖,提醒同學們:"每一塊礦石都凝聚著億萬年時光,我們既要善用地球饋贈,更要守護這份珍貴資源。"現(xiàn)場學生全神貫注,不時用筆記下關鍵知識點,求知的目光中閃爍著對科學的向往?;迎h(huán)節(jié),學生們爭相舉手提問,問題既貼近生活又充滿想象力,他耐心解答每個問題?,F(xiàn)場一位同學激動地說:"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也要像科學家一樣探索未知!"
此次科普講座,讓岫巖縣第二高級中學學子們近距離感受到科學的魅力與力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相信這些心懷夢想的少年,必將以科學為帆、以探索為槳,在未來的求知之路上乘風破浪,奔赴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附件下載: